Skip to content

席卷全球的新冠肺炎病毒会影响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肺部、心脏、大脑等等,有心脏疾病或是潜在心脏疾病的民众,一旦感染了新冠肺炎,也可能会更容易演变成重症,甚至死亡率也会增加。一篇刊载于《美国心脏病学会期刊》的研究指出,新冠病毒会直接感染心肌细胞。

研究说明当心肌细胞受到感染,就会造成细胞激素产生、肌节分解和细胞死亡,进而降低心肌的收缩力。很多感染新冠肺炎的患者们,都可能会衍生出各种各样的心脏问题,比如心肌炎、心律问题、血栓导致心肌坏死等等。

新冠肺炎对于肺部、心脏等器官的强大杀伤力众所周知,然而,很多人也许不知道,即使感染后侥幸逃过一劫存活下来,这个人类至今无法掌控的神秘病毒也还有很多未知的短期或长期后遗症,让曾经感染病毒的患者陷入病愈却未真正康复的困境,以及面对各种已知、未知或研究进行中的“心”危机。

” 心脏专科医生朱锦辉指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影响肺部,对心脏也有强大杀伤力,而且也会出现很多已知、未知或研究仍在进行中的短期或长期后遗症。

心脏专科医生朱锦辉指出,席卷全球的新冠病毒不仅影响肺部,对心脏也有强大杀伤力,而且也会出现很多已知、未知或研究仍在进行中的短期或长期后遗症

朱锦辉:勿轻忽新冠长期症状

“目前,部分研究发现有些康复者的新冠肺炎感染症状会再次出现,心肌炎需要几个月时间才能恢复,而心肌炎导致的心脏疤痕也可能会永久性存在,甚至也存在心脏衰竭的可能性。”吉隆坡心脏和脉管中心(CVSKL)心脏专科医生朱锦辉形容心脏和肺部是紧密配合、互相关联的“团队”,当肺部受到新冠病毒引发肺炎或肺积水时,心脏就会超负荷运转,造成各种问题,患者即使康复出院也可能会有肺部、心脏等各方面的后遗症。

目前,医学界把这种现象称为新冠长期症状(Long Covid)。简单来说,即使你已经从新冠病毒中恢复,也不能对心脏健康问题掉以轻心,虽然目前仍然需要更多这方面的研究数据,才能厘清当中的明确因果关系,但心脏健康无容置疑是所有新冠肺炎康复者需要关注的重要事项。

朱医生建议所有的新冠肺炎康复者(无论是否有心脏疾病)都应该确保建立良好免疫系统,获得充足休息和定期锻炼身体:“如果有心脏疾病或其他健康状况,务必定期会诊医生,遵照医嘱服药或继续治疗。另外,接种疫苗非常重要!即使是年轻人,一旦国家落实接种新冠疫苗计划也应该接种,新冠肺炎康复者也同样需要接种新冠肺炎疫苗。”他也建议心脏病患者接种其他两种疫苗:流感疫苗和成人适用的肺炎球菌疫苗,毕竟我们生活的世界并非只有新冠病毒,其他传染性疾病病毒也同样可能造成致命后果!

他呼吁民众(包括新冠肺炎康复者)若出现以下心脏健康亮红灯的警讯,一定要尽快就医做进一步的评估和诊断。

■呼吸困难

■呼吸短促

■胸闷、胸痛

■心悸现象(例如:心动过速、心脏颤动或急剧心跳)

■异常疲倦

物理治疗师冯家敏认为,心脏复健对于新冠肺炎康复者非常重要。

冯家敏:冠病康复者需做心脏复健

“当然,并非所有新冠肺炎康复者都需要心脏复建,但如果病毒感染影响了心脏和肺部,即使康复出院后仍然需要复健治疗。研究显示,大约四分之一的新冠肺炎患者康复后会持续出现咳嗽、呼吸困难、长期疲累等各种影响日常生活和活动的症状。这群患者需要根据个别情况制定合适的复建方案,心脏复建是其一。通过心脏复建,可以帮助人们改善各种症状和问题,同时帮助他们增加肌力和减少压力。”吉隆坡心脏和脉管中心(CVSKL)物理治疗师冯家敏强调,心脏复健对于新冠肺炎康复者尤其重要。

心脏复建是一项涵盖运动训练、心脏健康生活教育、减压咨询多元方案的医学监督计划,通过客制化的复建方案,以来改善和优化心脏病患者(或任何需要心脏复建服务的人群)的整体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帮助患者恢复积极的生活方式和更快恢复。

她认为新冠肺炎康复者需要通过正确适量的有氧、体能和呼吸运动,更好地促进心脏与肺部功能的运作:“新冠肺炎对人体器官最常见的影响就是心脏和肺部。如果是自己在家做运动,最好可以先咨询主治医生的意见,确定这些运动是合适及安全的,以及是否需要戴着氧气做运动等等,这些都需视患者情况而定。更重要的是,千万不要过于勉强,应看个人情况循序渐进调整。”她提出了以下人们居家运动时(尤其是新冠肺炎康复者)需注意的事项:

运动前暖身

运动前/后测量血氧、血压。一般人血氧量正常水平是95%以上,居家运动要注意血氧量是否在运动期间下降超过3%,如有则需要多加留意或咨询医生。正常血压值是120/80,但新冠肺炎康复者或老人家的指标未必能完全符合理想指标,所以这个指标只能作为参考值,她建议先咨询主治医生了解符合个人情况的可接受血压水平。

运动前暖身,运动后冷却!冯家敏强调无论是一般人或新冠肺炎康复者,做任何运动(包括复健运动)都必需先暖身(例如:原地踏步5分钟或简单的手脚拉伸运动)。运动结束后同样需要做一些冷却或伸展身体的动作,预防运动伤害及缓解运动后可能出现的肌肉疼痛情况。

设定合理运动时间。运动应按个人情况调整,冯家敏建议有氧运动每次最少20至30分钟,每星期3至5天:“当然,新冠肺炎康复者如果在一开始体能状况不太理想的情况下,也可以从每天10分钟开始,然后再按照个人能力循序渐进增加时间。

适可而止!“居家运动最重要的,是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并知道什么时候应暂停运动。如果运动时觉得眩晕、想要呕吐、呼吸困难或胸口紧闷,最好立刻停止运动并会诊医生。另外,了解适合自己的运动水平也很重要,理想的运动水平是不会喘到没办法讲话(这意味着运动强度太高或太快,需要休息或慢下来),比较理想的情况是虽然有些喘或需要停顿,但依然可以讲话。但是,如果你运动还可以一边讲话,而且完全不喘,代表运动量可能不够。”

4 招简单运动 守护心脏健康

登阶运动(Step-ups)

1. 双手自然垂放在两侧。右脚踩在台阶上并伸直背部,同时腹部稍微出力。(如果老人家平衡力不好可握着楼梯扶手)。
2. 开始时左脚先踏上台阶,再把右脚踏上台阶,双脚站直站稳。
3. 左脚先踏下来,右脚再跟着踏下来,这样就算完成一次。重复10次。
4. 改成右脚先往上踏,左脚再跟着上来。重复10次。

推墙运动(Wall Push Off)

    1. 站立在稳定墙面前方,手臂伸直至头部高度并轻压于墙面。
    2. 双脚向后退一步,使身体稍微前倾。
    3. 手肘保持伸直,推墙使胸口远离墙面。
    4. 停留5至10秒,放松回到起始位置。重复动作10至15次。

靠墙深蹲(Squats)

    1. 腰、背、臀部靠墙。身体躯干紧贴墙壁。
    2. 膝关节慢慢弯曲。正常情况下,蹲的位置越低,动作难度越大越吃力。根据个别情况选择合适角度即可,无需过于勉强。
    3. 保持深蹲姿势15秒至30秒,在慢慢伸直膝盖。重复动作10至15次。

坐站运动(Sit to stand)

    1. 保持身体挺直,臀部坐在椅子上,双手交叉置于胸前。
    2. 身体前倾,然后站起来,尽量少用或不用双手力量。
    3. 双脚支撑相同的身体重量,以保持平衡。
    4. 缓慢、轻轻地坐下来。重复相同动作10至15次。

Source

 

Play Vid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