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吉隆坡讯】

看着身边许多患有多年糖尿病史的人,不难发现一个共同点:脚部常常因小伤而变成溃疡,再面对截肢、感染的高风险。糖尿病足,可以不截肢而获改善吗?

首先,我们要先了解,为什么糖尿病足会导致截肢?

糖尿病足部溃疡,肇因于长期血糖控制不佳,所引起之下肢病变。患者往往会伴随着外周边动脉疾病/ 周围动脉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简称PAD)。这些病变会造成足部感觉、运动、循环功能与结构上的异常,使得糖尿病患的足部,较一般人更容易产生伤口与感染的现象。若伤口持续恶化,进而演变成溃疡与坏死,严重者甚至必须要截肢。

梁耀鹏:外周边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导致输送至腿部和脚趾的血流量大大减少,容易造成下肢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和供血不足

血管外科专科医生梁耀鹏受访时指出,外周边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PAD)与冠状动脉疾病和颈动脉疾病相似,意即负责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腿部和胳膊的动脉内壁形成斑块,动脉变得僵硬和狭窄,导致输送至腿部和脚趾的血流量大大减少,容易造成下肢血液循环出现障碍和供血不足。

他说,PAD的4大高风险群为吸烟者、糖尿病患、高胆固醇和血压高人士。现代人很多都拥有以上超过一项的健康问题,所以风险更高,而且年龄趋向年轻化。

“PA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早发心血管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面对血管阻塞问题的时间会比非糖尿病患者来得更早,同时会因血液循环不好的关系,而导致身体更易出现炎症。”

他解析道,一般人有伤口,身体需要足够的血液循环,带来氧气养分,才有办法修复组织。而腿部距离心脏很远,血液循环要经过更长的路程,中间的血管若因长期糖尿病已经状况不良,就无法带来足够的氧气养分修复组织,小伤就变成溃疡,伤口愈来愈大,这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面对极高截肢风险的原因。

“当腿和脚的血液循环完全丧失,就会导致肢体坏疽和丧失下肢。由于体内动脉的脂肪沉积和变得狭窄,PAD患者极易罹患心脏病和中风。”

 

 

及早求诊 采取积极治疗

周边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其实与被誉为全世界头号杀手的冠状动脉心脏病同样是因动脉血管粥状硬化所致。

梁耀鹏医生指出,一般上下肢周围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尤其是行走200至500尺后容易出现下肢肌肉酸痛,必须停下休息才能继续行走,这种现象被称为间歇性跛行(Intermittent claudication),说明下肢动脉开始狭窄,属轻度患者。

他说,若下肢未有行走或活动,只是坐着或躺着也出现疼痛,或脚部脚趾开始发黑或溃疡,即问题已严重。

“处理缺血肢体(因血流不足而受到威胁的腿)的选择,主要是取决于病情的严重程度。除非是万不得已之下,我们才会选择截肢,因此我们都会尽全力帮病人保留肢体。 ”

“最常见的PAD症状是在走路时腿部肌肉疼痛和乏力,但稍作休息后疼痛即获缓解,主要原因是阻塞的动脉限制血液流到负责活动的肌肉,接而出现疼痛感。”

因此,他奉劝4大高风险群人士若在步行一段路后即觉得小腿疼痛,但休息约10分钟后就能疼痛感就消失,终而复始,必须尽快前往专科进行检查,因为如果及早发现并采取积极治疗,高达90%的病例是可以避免进行截肢手术。

彩色双工超音扫描(Duplex Ultrasound)可以准确做出诊断。

不要事不关己   PAD患年轻化

梁耀鹏医生透露,一般上会先为病患做临床检查,如果是怀疑外周动脉疾病(PAD),就需要进行额外检查,如踝臂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彩色双工超音扫描(Duplex Ultrasound )、血管造影(Angiography)或磁共振血管造影(MRA)进行诊断。

“大多数轻度PAD病患可通过全方位的PAD管理来改善,当中包括最佳的PAD危险因素控制,通过摄取良好的营养、戒烟、控制血糖、控制高血压和胆固醇,以及规律运动的生活作息改变,必要时使用药物控制感染,可降低罹患周边动脉疾病/周围动脉疾病的风险。”

他说,对于严重的PAD患者,则必须进行外周血管造影和血管再成形术或血管扩张手术,即俗称的“通波仔”。

这项医学手术通常用于治疗心脏病患,将前端附有气球的导管沿着导引钢丝,到达血管狭窄处,由体外加压使气球膨胀,借气球膨胀的力量撑开狭窄的血管,以改善血液流通。有的时候,也必须要做外周动脉搭桥手术(Bypass surgery)才能救到脚免于截肢。

“以目前接受此手术的病患为例,当中有60-70%为糖尿病患者,年介于50-90岁,很多还是已达非常严重的情况才来就医。”

他补充说,PAD原本多数好发于60-70岁的老年人士,随着糖尿病等三高病患逐渐年轻化,如今50-60岁的中年人士,患病率也随之提高。

Source